西安電動車充電亂象整治調查 進樓入戶 人車同屋很常見
>>新聞背景
7月1日,應急管理部、教育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通知,就切實加強出租屋及校園周邊經營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堅決整治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人車同屋”“飛線充電”等突出問題,避免火災事故發生。
>>常見亂象
進樓入戶
人車同屋
飛線充電
>>業主理由
小區沒車棚,怕丟車帶上電梯
小區沒有充電樁,住宅沒有電梯,車子停樓下從自家拉線
有車棚有充電樁的,嫌車棚太遠,嫌費用貴,將車子推進家裡
去年西安發生多起電動車充電引發的火災后,各級政府已經開始著手排查,並通過安裝智能充電樁的方式解決住宅區電動自行車充電的問題。但是,很多小區建設時並未規劃車棚,導致物業在車棚選址上與業主存在較大矛盾,甚至出現有業主阻攔物業安裝充電樁施工的情況。作為電動自行車充電管理的直接參與者,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矛盾尤為突出,整治工作面臨諸多難點。
車主
沒車棚、沒地方充電才拉線
7月4日,華商報A02版刊登了《四部委聯合發文 堅決整治電動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的報道。通過網上評論可以看出,大多數人是能認識到電動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的危險性,但同時有些小區沒有車棚,電動車無處停放、無處充電也是現實的問題。
網友“一棵梅子”表示,整治可以理解,但也要有實際的解決辦法,為什麼會在樓道充電、會飛線,還不是小區沒有統一充電的地方。也有網友表示,不允許電動車進樓入戶,電動車防盜問題怎麼解決?放在停車棚丟失之后怎麼賠償?小區規劃不合理,早上上班還要提前半個小時才能到達電動車停放地點。這些問題不解決,光要求車主規范充電、規范停放,根本無法實現。
還有網友提出了充電費用的問題。他表示,物業設置的電動車充電設施電費很貴,而使用電動車的人普遍收入不高,他們不願意多花這份錢,隻能給電動車拉線充電或將電動車停在家中充電。
家住西安市曲江一小區的李先生一直是騎電動車上下班。他表示,小區裡有個露天的統一充電的地方,取車不太方便,所以隻能把電動車停在小區地下車庫內,沒電了再去地上充電。但即便小區設置了充電樁,仍然會有人將電動車停放到樓上。
家住西安城西某家屬院的張先生表示,他住的小區隻有四棟樓,沒有車棚,住宅是多層樓房沒有電梯,所以他隻能從樓上拉線充電,他也知道這樣不安全,不過實在沒辦法。
現狀
安裝智能充電樁
成為主要解決辦法
去年上半年,西安連續發生電動車引發的火災問題,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
去年4月13日,《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立即在全市開展城中村消防安全隱患專項整治的通知》發布,要求開展為期3個月的城中村消防安全隱患整治,重點防范城中村電動車火災事故,全面排查城中村、老舊社區(小區)消防通道不暢﹔違規出租房屋、出租房屋管理和租住混亂﹔電動車質量不合格、私自改換蓄電池和電動車隨意放置、違規充電﹔私拉亂接電源電線等違法、違規問題,重點綜合整治電動車火災事故隱患。
去年下半年,雁塔區電子城街道辦轄區的北山門村、南山門村、沙井村等城中村的出租戶安裝了智能充電樁,同時依靠巡邏制止飛線充電。
近日,華商報記者在蓮湖、高新、碑林、新城等區域走訪時發現,很多小區都安裝了智能充電樁。記者通過向各區政府咨詢了解以及查詢公開資料發現,各區均由不同部門牽頭推廣安裝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設備。
記者從已經在西安1500個小區投放了2300套充電設備的陝西天天充電技術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西安8000多個小區中約有4000個安裝了各種智能充電設備,這也是政府部門解決電動車自行車進樓入戶、拉線充電的主要辦法。因為現在的智能充電設備可以實施遠程監控,一旦正在充電的電動車發生短路或起火的情況,設備可以自動斷電並報警,值班人員可以第一時間通知物業進行處理。
沖突
在車棚選址上物業與業主存在矛盾
記者走訪時發現,一些安裝了智能充電設備的小區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業主給電動車充電的問題,但仍有個別業主因種種原因依然我行我素上樓充電。
另外,由於大部分已建小區沒有規劃電動車車棚,導致物業在后期規劃車棚或安裝智能充電設備選址時與業主存在一定的矛盾。
1.紫薇永和坊:物業設了車棚但業主嫌遠

- 全部评论(0)